“我们小区每年举行纳凉晚会、联欢会,郑启霞都上台唱歌的。她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唱得特别好。”69岁的小区居民汤国良笑着说,“小郑这个社区民警,没架子,就跟自家女儿一样,能跟老人们打成一片”。
45岁的郑启霞是浦东公安分局沪东新村派出所的社区民警,服务柳博居民区已近10年。在与小区居民们的朝夕相处中,她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人们常说,‘有困难,找警察’;但对社区民警来说,还要学会‘有困难,找居民’。”
人生中最难的一道坎
(资料图)
“郑警官,你来啦!”2023年4月28日,郑启霞赶在“五一”长假前来到社区节前检查,大老远的74岁的吴阿姨便乐呵呵地打着招呼。每次见面,吴阿婆都会拉着她聊一会家常。她总是说,居委会和郑启霞帮她跨过了人生中最难的一道坎。
吴阿婆没有子女,与丈夫马老伯相濡以沫,小区里经常能看到两个人一起散步的身影。
几年前,马老伯的姑妈去世后,他“受了很大的刺激”。
“从那时起,他开始经常健忘,后来精神上也出了一些问题。”吴阿婆说,丈夫的病情发展很快,很快连她都不认识了,“他整夜整夜不睡觉,还不让我做饭”。
因担心给别人添麻烦,再加上顾及面子,吴阿婆一直没跟别人说起丈夫的病情。
2020年冬天,一天凌晨2点多,马老伯又发病了。
“大冬天的夜里,他穿着内裤、短袖就出门了。我拉不住他,只能跟着他。”吴阿婆说,当时丈夫在前面走,身材瘦小的她就跟在后面,“担心他走丢了”。
吴阿婆一边走,一边想对策。
因为跟社区民警郑启霞比较熟,她灵机一动,想办法把丈夫引导到了沪东新村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他情绪稍稍稳定了。后来,在值班民警的开导下,就跟着我回家了。”吴阿婆说,这次一闹,丈夫生病的事情彻底瞒不住了。
“当时的居委书记是邵林,他就和郑启霞一起帮我想办法。” 吴阿婆至今记得,因为丈夫精神上有问题,大部分养老院都不愿意接收。最终,在居委会、社区民警郑启霞,还有社区医院医生一起努力下,最终把马老伯送进了闵行区一家养老院。
“后来,我去养老院看他,他虽然不认识其他人,但还认得我,只是叫不出我名字。” 吴阿婆说,“当时,他还能看报纸,会唱老歌”。
2021年11月,74岁的马老伯去世了。
“如果没有居委会和郑警官的帮助,我一个人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吴阿婆说,对于这些人的这份情,她一直记在心里。
很会唱歌的社区民警
对于吴阿婆的感念,郑启霞一直觉得,这件事只靠社区民警一个人肯定做不成,更多的还是依靠居委会。
“社区民警只有一个人,也没有三头六臂,遇到困难,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依靠‘三驾马车’——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在郑启霞看来,要做好社区民警,必须得把自己的工作融入社区,发挥好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的职责。
2013年起,浦东公安分局陆续在社区中试行社区民警兼任“社区副书记”或“综治工作站副站长”的机制,并于2017年5月在浦东新区全面铺开。
“既然当了‘社区副书记’,那就要干好。”郑启霞服务的柳博居民区包括博兴路616弄和柳埠路135弄两个小区,一共有1782户居民、4000多人。
“柳博居民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动迁安置房小区,居民主体是动迁居民,老人特别多。”郑启霞说,做好“为老服务工作”,是居委会和社区民警共同的重点工作。
“我们社区有个‘老伙伴’活动,安排了专门的志愿者跟独居老人结对子,平时除了要打打电话,还要上门走访。”68岁的胡丽芳既是小区居民,也是一位热心志愿者,对口联系小区一位87岁的老伯伯。
“我们每次走访独居老人,郑警官只要有空,都尽可能陪着我们一起走访,上门提醒老人如何防骗防火防盗。”胡丽芳说,在郑启霞的牵头下,他们还为独居老人建了一个微信群,方便沟通。
4月23日,郑启霞趁着周末,又在群里开启了防范宣传。郑胡丽芳指着独居老人们发出的一条条语音,笑道:“郑警官无论是走访独居老人,还是一家家上门宣传电信诈骗防范,很多人看到她都很亲切。”老年人们不仅知道她是社区民警,还知道她是小区“马老师工作室”的成员,唱歌唱得很好。
胡丽芳所说的“马老师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在时任居委书记周海霞的支持下,由小区居民马敏华带头创立。
“我们很多居民不识谱,都是靠马老师一句句教出来的。”“马老师工作室”成员张丽萍说,在街道30几支参赛队伍中,合唱队当年一举成名,“拿奖以后,大家更加有动力了”。
“除了合唱队,我们后来又成立了曲艺队、旗袍队、舞蹈队、拳操队等7个兴趣队,年龄跨度从40多岁到78岁,一共有100多人。”马敏华说,有时候合唱队缺人,她就喊郑启霞来补缺,“郑警官几乎从不推脱”。
“我们小区每年举行纳凉晚会、联欢会,郑启霞都上台唱歌的。她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唱得特别好。”69岁的小区居民汤国良笑着说,“小郑这个社区民警,没架子,就跟自家女儿一样,能跟老人们打成一片”。
善于解民忧的“霞姐”
除了老人多,柳博居民区因为有一个比较有名的竹园小学,为了孩子上学而买房、租房的年轻人也占了不小的比例,不少都是有专业知识的白领,包括律师、IT从业者等。2015年年底,郑启霞成立了警社联盟,后来又建立了一个专门服务20多岁、30多岁上班族的“2030”微信群。
“不好啦,孙子喝醉酒,把奶奶家的东西砸了!”4月19日,正在所内繁忙工作的郑启霞突然就从“2030”微信群内收到了一条棘手的信息。
说起这对爷孙,郑启霞有点印象,这位奶奶一个人住一套房子,孙子想要奶奶这套房当婚房,但奶奶不同意,双方因此一直有些矛盾。没想到,这次孙子喝醉后,一冲动就砸坏了奶奶家里的东西。
多年的社区民警工作经历,令郑启霞深知,最难处理的就是家庭纠纷。万一处理不好,不仅老人的赡养会出问题,还可能引发更深层次的家庭矛盾。
“人们常说,‘有困难,找警察’。但对社区民警来说,还要学会‘有困难,找居民’。”郑启霞为了从法理、情理上妥善化解这一家庭纠纷,她想到了“以前在司法所时专门做调解工作”的警社联盟成员——小区业主厉烨律师。
“很多矛盾都源于当事人不懂法,只要把法理解释清楚了,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厉烨律师跟着郑启霞,详细了解这起家庭矛盾的来龙去脉后,做了一个“背靠背”的调解。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觉得老人的房产或其他财产,一定会给儿子或孙子。实际上,这是一个误解。老人对自己的财产有自由处分的权利。更何况,这位老人有好几个子女。”厉烨律师说,当他把这个法律知识解释清楚后,这起家庭矛盾便迎刃而解,老人的赡养问题也得到了保障。
沪东新村街道柳博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庄莉萍说,郑启霞在柳博居民区担任社区民警快10年了,如今,老小区经过综合整新后变得焕然一新,解决了以往的漏水等顽疾,邻里纠纷变得越来越少,这一切都离不开社区民警用心用情的工作。
“有困难,找警察。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知道民警马天民的故事。”在71岁的博兴路616弄博二小区业委会主任戴为民看来,“郑警官跟马天民很像,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对小区居民而言,却都是事关个人的大事。”
作者:周辰
通讯员:蒲恭轩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