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正式发布,我国将全面开启服务再保险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面助力我国再保险市场由“单向开放”向“双向开放”转型升级。
《金融时报》记者从上海保险交易所了解到,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下,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保险交易所作为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和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将全力打造承接政策落地、畅通要素流通、平衡效率安全的交易服务平台,以构建布局合理、治理有效、先进可靠、富有弹性的再保险市场基础设施体系为目标,对标国际一流,从建市场、立规则、强服务等方面入手,全力助跑再保险“国际板”高质量发展。
(相关资料图)
搭建市场主体集聚平台
据悉,再保险“国际板”致力于树立进一步开放融入全球化的坚定信心,助力构建立体化对外开放大市场,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一是聚主体。参考国际经验,立足中国特色,服务打造集中开展国际再保险交易的“国际再保险功能区”,依托金融基础设施公允、透明、规范和低风险的公共服务供给,配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政策,加快提升上海再保险市场规模,打造集登记、交易、清算、投资、创新、交流、文化、自律、信用等于一体的生态圈,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让市场活力“竞相迸发”。
二是添人气。以场内交易席位等创新形式,吸引全球再保险经营主体和人才更加便利、规范、高效地参与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以透明化、标准化的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服务,降低再保险运营中心等市场主体的运营成本,调低入“板”门槛,为交易活动降本增效。
三是增活力。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建立完善的配套规则和适当的信息披露机制,让市场主体更好配置资源和识别风险;提升上海国际再保险会展的交易服务能级,营造更加丰富的再保险集中交易场景,促进再保险业务撮合和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再保险市场开放窗口和门户枢纽。
搭建交易行为规范平台
统一的制度规则是打造统一要素和资源市场的重要基石。据了解,在监管部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中外再保险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和群策群力下,上海保险交易所联合各方,以促发展和防风险相统一为原则,完成再保险“国际板”登记制度、交易规则、资金结算、跨境便利等方面规则制订,初步构建起与国际接轨的再保险“国际板”规则体系,通过对再保险“国际板”参与方及业务标的实施必要的信息登记、信息披露和风险信息共享,切实防范国际再保险分入业务信用风险、恐怖融资风险和洗钱风险,将再保险“国际板”打造成为交易风险更低、信息透明度更高、交易要素更为集中的示范性场内再保险市场。
搭建高效便利交易平台
在业内专家看来,建设国际再保险业务平台,是国际一流再保险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上海保险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平台运营方,上海保险交易所以区块链技术为底层技术支持,为再保险“国际板”提供面向未来的数字化再保险交易系统,在保证各方信息安全、加密和不可篡改的基础上,有效推动再保险行业的线上化、智能化转型,为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和精细化监管提供更加有效的实施工具。
据介绍,平台具备为再保险交易提供资信管理、业务询价、签约存证、账务清算、跨境结算、承保能力整合、风险模型共享、履约管理等功能,是全球理念最为先进、功能最为完善的再保险交易服务系统。此外,平台还可为市场主体对接各项政策支持提供便利化通道,助力各项支持政策精准落地。
上述负责人表示,当前,上海保险交易所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指导下,紧抓全球承保能力“再布局”窗口期机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以再保险“国际板”为战略起点,不断完善再保险行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构筑再保险内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双循环的战略通道。下一步,将继续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相关部门和市场主体的帮助下,进一步加快推动新型风险转移产品市场建设等一系列关键创新,为上海早日建成国际一流的再保险中心、更好地践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的要求发挥积极作用,为全球风险分散和治理体系完善贡献“中国方案”,推动建立更加开放、融合、共赢、互益的全球风险治理共同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