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
(资料图)
□本报记者 杜亮
初到红安,问起当地最有名的土特产,得到的答案十有八九都是“红安苕”。苕,就是红薯。“红安苕”是红安特产的红薯品种,具有“皮薄肉红、少粉多糖”的特性,是餐桌上的佳品。红安地处大别山低山丘陵区,特别适合耐旱喜温的红薯生长。红安人种植“红安苕”历史悠久,在革命战争年代,它是能救命的主粮。
不过,现在“红安苕”的地方特色产业霸主地位似乎正在被一种不起眼的经济作物“威胁”,它的名字叫“红安野菊”,是一种能治疗感冒的优质中药材。华润著名的“三九感冒灵”里面就有它的身影。“红安野菊”本是野生的菊花,实现规模化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但种植面积很快从几亩发展到十几万亩。在“红安苕”产业发展核心区的七里坪镇,农民从“种苕人”变为“种菊人”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种菊风初起,利润空间大;种红苕历史悠久,利润也日渐微薄。
不过,在红安县有个企业家,坚决不这么看。他就是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姚峰。当记者将人们议论水稻、红苕种植无利可图的话传给他的时候,他坚定地表示:“做一件事就要把它做精做优,最后才能挣到钱。今天看这个挣钱就去做;明天看那个挣钱又去做,永远挣不到钱。”听闻此,记者不禁暗暗竖起大拇指。
姚峰说这话有足够的底气:他的合作社有“最美科技小院”、湖北省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耀眼名号,以及1500亩的广阔种植养殖基地、以他名字命名的“姚峰创新工作室”、围绕“红安苕”创造的十多项专利等诸多科技成果……
高科技含量极大提高了“红安苕”的附加值,也让姚峰在种植“红安苕”这条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